中国高层派系有哪些 中国社会7大阶级
中国五大门派有哪些,中国八大党派都有哪些,1937-1949 中国都有哪些 军阀? 或者派系,中国建筑分为几大派系,中国都有哪些阶级,中国近代都有哪些派别。
本文导航
十大门派排名
中国五大门派有武当派、少林派、崆峒派、峨眉派和昆仑派。
1、少林派是中国武术中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门派,以出于中岳嵩山少林寺而得名。少林武技名显于世,始于隋末。当时少林寺有十三武僧,应秦王李世民之邀,出山参加了讨平王世充的战役,他们凭着超群的技艺,活擒王世充的侄儿王仁则,逼降王世充。胜利后论功行赏,除昙宗一人受封大将军外,其余十二人不愿受封,回归少林,但均获赐紫罗袈裟,另赐少林寺大量的田地、银两,自此少林寺遂以武闻名于世;
2、武当派,创立于湖北省武当山,为内家之宗,起于宋而兴于明。据明末清初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武当派为宋人张三丰所创。其功法特点是强筋骨、运气功。强调内功修练,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短胜长,以慢击快、以意运气,以气运身,偏于阴柔,主呼吸,用短手,武当功法不主进攻,然而亦不可轻易侵犯;
3、峨眉派之得名,是以上古修仙学道圣地峨眉山而起的,它与洪门天地会之“峨眉山”不同,洪门的“峨眉山”是山堂而出于虚构,峨眉派的“峨眉”是地名,是实指。峨眉派与少林、武当共为中土武功的三大宗,也是一个范围很广泛的门派;
4、崆峒派是传统中国武术流派之一,崆峒武术早于少林、峨嵋、武当创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第一代掌派人唐朝甘肃人飞虹子吸收了当时瓜州(现在的敦煌)等地的舞蹈,形成崆峒派重要的高深武功「花架门」。崆峒派武术取众家所长,在其手法,套路、技击功夫上成为一体,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加功力为目的;
5、昆仑派也是明末兴起的道教分支,其所在地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的昆仑山。昆仑山连绵数百里,山峦幽秀,道术之士接踵前往修炼。昆仑派以山得名,自立一派。 在金庸武侠小说里昆仑派为八大门派之一,何足道为其中代表者。
八大党派名单
中国八大党派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于1948年1月正式成立,以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以及其他人士为对象,着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
2、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建国会于1945年12月由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在重庆成立。民建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
3、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同盟1941年3月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4、中国农工民主党
1930年8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在上海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主要由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5、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于1945年12月在上海正式成立。民进主要由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6、中国致公党
中国致公党是由华侨社团发起,于1925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致公党主要由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组成。
7、九三学社
1944年底,一批进步学者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政治民主,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与民主科学精神,在重庆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
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建为九三学社。九三学社主要由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在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以后,由一部分从事爱国主义运动的台湾省人士于1947年11月在香港成立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由台湾省人士组成。
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合作方式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或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是参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它们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互相监督,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民主党派的作用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协调关系,自我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主党派
军阀混战时期都有哪些军阀
国民党军派系说起民国时期,它主要是指辛亥革命后建立共和政府(1912年)到国民党退守我国台湾地区(1949年)这38年的历史。国民党前期主要依靠各种地方武装,以至于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一直到1925年,他们才真正拥有自己的军队——国民革命军。
尽管如此,军队内部仍然派系林立。这种派系源于将领身上所携带的各种标签,包括籍贯、学校、老师等。如果大家是老乡、校友或者同门,则自然可以进入一定的圈子,大家互相提携,最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派系。
国民党军队中地方派系众多,比较出名的就有桂系(李宗仁、白崇禧)、晋绥系(阎锡山、傅作义)、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冯玉祥)、粤军(陈济棠、张发奎)、湘军(何健)、川军(刘湘、刘文辉、杨森)、黔军(王家烈)、滇军(龙云、卢汉)、鲁军韩复渠、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新疆盛世才等势力。
即便是蒋介石最为倚重的中央军系统,也根据当时著名的三所军校而划分为黄埔系、保定系和陆大系。三个派系互有交叉,那些同时在这三所军校学习过的将领基本都可以和三个派系搭上边,其在军队一般也混得如鱼得水。当时就有人形容中央军将领基本都是“带绿帽子(陆大),穿黄马褂(黄埔),讲着一口保定话”。
由于蒋介石曾经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中央军中的黄埔系自然是他最信得过的嫡系。黄埔系中又主要分为黄埔长官系和土木系。前者以曾经的黄埔总教官何应钦为首,其成员阵容强大,包括胡宗南、卫立煌、顾祝同、杜聿明、宋希濂、王敬久等将领。尽管他们不敢明目张胆拉帮结派,但是曾经的黄埔二号人物完全可以指挥得动这些黄埔生。
土木系则以陈诚为首,其起家部队为十一师和十八师(“十一”合起来为“土”字,“十八”合起来为“木”字),该系将领包括所谓“四大金刚”、“十三太保”,其中比较出名的有罗卓英、黄维、胡琏等人。
军队的派系斗争进一步加剧了国民党政府的动荡,最终败于人数和装备都不占优势的解放军手中也就不难解释了。
中国建筑的九大基本特征
严格意义说中国建筑方面没有流派的划分,所形成的派系也是按照原住 地居民长久以来根据当地风土人情而形成不同风格的民居,其考虑最多的元素是 本地降水、日照等气候条件。根据这种风格及用途来划分中国建筑可以分为 以下六大类:闽派、川派、皖派、京派、苏派、晋派。
1、皖派建筑即皖南建筑是五大建筑派系里最为突出的建筑风格之一,是中囯 南方民居的代表。最为人熟悉其中徽派即为皖派的一支,徽派民居以黟县西递 、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徽派民居建筑风格有“ 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 徽派建筑显而易见是流行于安徽附近的一种古建筑风格。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 ,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
2、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 盗贼,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 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 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 ,这与晋派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
3、闽派民居即流行于闽南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其中“土楼”是 其最为鲜明的代表。福建土楼,遍布全省大部分地区,尤以福建西南部的漳州、 龙岩地区为众,其中位处西部的永定县和南部的南靖、平和、华安等县最为集中 ,是一种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御性能的民居建筑。它源于古代中原生土版筑建筑工艺技术,宋元时期即已出现,明清时期趋于鼎盛,延续至今。
4、京派,中国北方院落民居以京派建筑最为典型,而京派建筑里以四合院最为典型。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 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人居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营造活动。除去风水学说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 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 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5、苏派民居是指江浙一带建筑风格,是南北方建筑风格的集大成者,园林式布局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苏派民居以南向为主,这样可以冬季背风朝阳,夏季迎风纳凉 ,充满了江南 水乡古老文化的韵味。脊角高翘的屋顶,加上走马楼、砖雕门楼、明瓦窗、过街楼等。粉墙黛瓦,鳞次栉比、轻巧简洁、古朴典雅,体现出清、淡、雅、素的艺术特色。 中国传统园林布局追求曲折之致的理论:园林式布局讲究结构,布置曲折幽 深,直露中要有迂回,舒缓处要有起伏 ,中国传统园林布局讲求一个“藏”字 ( 对比欧洲园林)大半为皇家园林,规模大,园林开门见山,一览无遗,一目了然 。而中国传统园林讲求借景 ,中国传统园林中分布的古代建筑为:厅、堂、斋、 馆、楼、台、亭、榭、门户、游廊、天井和巷道 。
6、晋派只是一个泛称,不仅指山西一带还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部分地区,只是在这些地区当中山西一带的建筑风格较为成熟。 晋派建筑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山西的城市建筑,这是狭义上的晋派建筑; 另一类是陕北及周边地区的窑洞建筑,这也是西北地区分布最广的一种建筑风格 。
中国社会7大阶级
至今一切社会(注:指有文字历史的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共产党宣言》
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阶级。
在奴隶社会中,主要分为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其中,奴隶主阶级为剥削阶级,奴隶阶级为被剥削阶级。
在封建社会中,主要分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其中,地主阶级为剥削阶级,农民阶级为被剥削阶级。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两种主要的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这里的“产”,指的是生产资料。其中,资产阶级拥有生产资料,对无产者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剥削,因而是剥削阶级,也是统治阶级;无产阶级没有生产资料,为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受到资产阶级的剥削。此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也存在其他阶级,如小资产阶级,但是容易分化,大部分会分化成为无产阶级的一员,少数会上升到资产阶级,因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主要的阶级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首先声明,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阶级,仍有阶级斗争,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国家,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故存在阶级与阶级矛盾,进而必然有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进步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此时,无产阶级是统治阶级,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与改造;资产阶级是被统治阶级,但其意识形态仍然会长期存在,如果不进行继续革命,资产阶级法权很容易成为新的资产阶级的招魂人,小生产很快就会使新的资产阶级诞生。
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阶级,因而也没有国家。
近代中国的四个时期
政治分派: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他们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分化出来的,都是地主阶级代表,都要维护清朝统治,但前者要师夷长技以自强,即学习西方科技以挽救危亡,后者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到九十年代发展成比较强大的维新派,属于资产阶级代表,要求依靠清政府进行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国家。与维新派相反的是封建顽固势力,这里的封建顽固势力包括前面所讲的洋务派。
3.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要求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与革命派相对的是保皇派,他们是由前面所讲的维新派发展而来,都是资产阶级代表,但一个主张革命,一个主张维新。
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出现了众多派别的军阀,典型的有皖系、直系、奉系、滇系等,他们都属于军阀统治,但有不同的地盘和靠山。
5.1919年五四运动特别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它是继续完成中国资产阶级完成不了的民主革命任务,并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6.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国民党内部又分为蒋介石的嫡系、李宗仁的桂系等。
也可分为:
一.地主阶级
1.抵抗派:代表人物是林则徐和魏源,19世纪40年代出现,林则徐编《四洲志》,魏源编《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洋务派: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19世纪60年代出现,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专制统治,发起洋务运动。
二.资产阶级
1.维新派:代表人物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主张政治上建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文化上学习西学,发起维新变法运动。
2.革命派:代表人物是孙中山,主张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发动了辛亥革命。